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5的文章

近海的閃電

圖片
有一個名詞叫最遠可視距離, 這種說法不是很精確, 因為最遠可視距離有分很多, 如果是肉眼可視距離, 大概就是兩百萬光年. 因為在最澄清最黑暗的天空, 我們肉眼可見到最遠的是仙女座大星系, 剛好, 他的距離就是兩百萬光年. 這裡當然不是在說那種最遠距離. 而是你看到的海平面最遠距離你多逺? 算法這邊就不表了, 因為是和三角函數以及近似值有關. 我算了比較有關的是, 160 公分的人看到的海平面差不多是 5 公里. 而一棟十一層樓高的差不多 40 公尺的大樓, 差不多是 22 公里. 而一朵積雲, 高度最高可以高到十公里的, 如果你在積雲頂端, 則可以看到 350 公里遠. 如果是一個對流胞, 差不多在 兩公里到五公里之間, 則距離縮短成 150~250 公里. 那麼, 你能告訴我這些閃電有多遠呢?

金光閃閃 瑞氣千條

圖片
以前小時候的布袋戲, 常常出現一句話叫做 "金光閃閃, 瑞氣千條". 大概就是那種如來老祖頭頂上四散的圓形光芒一樣. 不過, 其實有四散光芒的是太陽, 可是一般時候看到的太陽, 都是頂天時後, 陽光強烈, 要看到如車輻四散的太陽, 其實不是很常見. 在花蓮比較特殊的一點是, 只要天氣不要太糟, 通常都可以看到四散的太陽光. 七星潭的介紹, 最有名的就是七星潭的日出配合藍紫色的日出光. (呃, 不知道是出圖色偏, 還是後製太厲害了) 基本上我看到的日出雲隙光就是這樣子. 這張是拍攝於去年十月初時. 東北季風慢慢加強, 海平面水氣逐漸累積. 然後幸好天空還算澄澈, 所以能在日出時看到金色的陽光. 因為再接下來的半年, 隨著東北季風的加強, 雲系移入, 就開始令人憂鬱的陰天, 無窮無止盡的綿綿細雨了.

天鵝颱風前的大景

圖片
喜歡攝影的人一定有聽過, 就是颱風前天空往往會出大景. 可能是因為大氣中水氣含量增加, 而且高空風力強勁會洗掉大氣中的霧霾和汙染微粒, 加上遠方雲層高低不均造成多層次的光線, 因而在颱風來臨前後的晨昏光線變化多端, 特別壯麗好看. 所以就叫做 颱風出大景. 這幾張拍攝於天鵝颱風來臨前兩天, 在太陽下山後三十分鐘後. 分別是 30, 40, 60 分後. 颱風出大景時間也不一定是在前一天, 有時候前兩三天也會特別漂亮, 但是來襲當天可能特別鳥. 這大景精采度也不是每一次都一樣, 像昌鴻颱風的景我是覺得還好, 可能是因為他的強度太強, 反而靠近地面都是一堆水氣風沙讓大氣的澄淨度差很多. 最後, 就來看一下當天一個小時左右的縮時攝影片段吧.

颱風來臨前的長浪

圖片
花蓮市面對整個太平洋, 以美崙溪為界線, 分別為北濱和南濱. 北濱再往北上去是七星潭和新城鄉的海岸線, 這邊地勢相對比較高. 而花蓮市比較低的海岸線就是北濱和南濱. 其中北濱有一段的海岸線是屬於花蓮港. 花蓮港有長堤保護, 所以嚴格來說, 真正有機會看到太平洋大浪直襲而來的, 只有南濱海岸. 而南濱海岸也有堤防, 上面已經建好自行車道, 每一次當颱風來襲, 這邊都會被封住限制進入, 以免大浪將行人捲走. 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到整個南濱海灣的外海被消波塊固定, 然後在南濱海堤前則有砂石和鵝卵石進一步固定住. 這邊的位置是美崙溪出海口的南濱公園, 因為最外面是花蓮港海堤末端的燈塔, 所以大浪可以在這邊長驅直入, 浪高可以淹過消波塊. 颱風來襲的海浪因為風力的關係, 波與波之間會拉長, 所以只要發現波峰變高, 波長變長, 應該就是颱風要來襲的. 如果整個南濱海灣都充滿水氣, 表示風向是由東往西吹的東風, 那可能是颱風在秀姑巒溪以南, 逆時針的風向才會有這種情形, 這時候就要很小心, 這種颱風一點都不可以掉以輕心.  從花蓮港方向往南濱望過去, 整個海灣都是霧茫茫的一片. 大浪加上強風不只是吹起水氣, 這些水氣也含有大量鹽粒. 由高樓處用望遠鏡頭拍攝的長浪, 可以對照周圍的建築物來知道比例尺. (拍於 2015/8/20 的天鵝颱風來襲前).

南濱海灣的偽雷雨胞

圖片
雷雨胞 (storm cell) 使指快速形成的雷雨雲, 發生在夏天, 通常在兩三個小時之內成形, 下雨, 然後消散. 目前如果在網路搜尋, 最常見的圖片都是在美國大平原上. 很巨大的一朵雲, 很像飛碟, 範圍約十數公里左右, 雲層動圖上可以見到劇烈的旋轉, 最底下則是大量降雨到連地面和天空的界面都看不到, 有時候還可以見到閃電.  這邊是 8/11 蘇迪勒颱風離開台灣後, 在南濱海灣拍到的偽雷雨胞. 之所以稱為偽, 就是他其實不是很漂亮到很標準的一顆雨胞. 然後也是一樣在下午三四點快速發展, 帶來強風, 和遠方可見的強降雨. 整個南濱海灣的距離約是 5 公里, 與 最上方一張一比 可以看到雨雲的範圍大致有多大. 而下邊三張圖則可以比較一下這雨雲到底可以多低.  這邊是位在花蓮溪出海口的海岸山脈北端. 可以看到左邊的遠雄海洋公園的摩天輪, 以及上方的遠雄悅來飯店. 更上方則是雷達站. 根本雷達站都在雨雲裡面了. 而雲層的低點正是遠雄悅來飯店. 傑克, 這真的是太神奇了! 所謂的雲深不知處,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知道身在強降雨的雨雲內的感覺是甚麼滋味啊! 最後, 就來看一下這個偽雷雨胞的動圖吧.

太平洋上的半圓彩虹

圖片
花蓮的地理位置是中央山脈在西邊, 太平洋在東邊, 這樣的位置反而很少讓我看見彩虹, 至少今年的頻率比我看見日暈和月暈的次數來的少. 雖然說我所在的地方面海, 如果看到彩虹的話, 就是一個漂亮的180度半圓. 在蘇花公路上照到的彩虹 我自己給出來的解釋是這樣: 彩虹通常是太陽角度比較低的時候才會出現, 而角度比較低的時候通常不是在早上就是下午, 在早上的時候, 中央山脈的水氣因為天氣放晴, 很少下雨, 所以不會形成; 而到了下午的時候, 中央山脈往往已經積了很高的雲, 所以遮住陽光, 也沒辦法形成彩虹.  另一種情形則是雲量相對比較少, 遮住陽光的主要是中央山脈, 只能看到一部分的彩虹, 沒辦法完全出現很漂亮的半圓彩虹. 半圓彩虹我還是有看過兩次, 這兩次的時機都是在颱風來襲前, 颱風暴風圈位在東台灣的外海, 中央山脈的積雲被逆時針旋轉的北往南吹的北風一掃而光. 滿足了東邊水氣夠, 西邊太陽照的形成條件. 第一次是在蘇花公路上看到半圓彩虹, 但那時身上的相機廣角不夠, 拍不下來. 第二次則是今年蘇迪勒颱風來襲前一天, 我帶著魚眼鏡頭在頂樓要記錄雲的走向, (現場沒有一般鏡頭), 現場拍到半圓彩虹的相片. 蘇迪勒帶來強風和下雨, 強風雨滴讓我現場怎樣擦鏡頭還是會被濺到. 真的是沒辦法. 不過, 還是有拍到一張東往西邊 180 度的偽全周魚眼照, 可以看到左邊太平洋上的半圓彩虹與霓, 和右邊中央山脈透出來的陽光. 有時候覺得花蓮市真是個好地方, 用心一點觀察, 這邊還蠻多大氣光學現象可以照的.

坐看雲起時

圖片
花蓮的天氣通常都會在清晨兩三點時後開始放晴, 如果運氣好的時候, 早上起來的時候就可以看到翠綠的中央山脈, 搭著連一片雲都沒有的藍天. 這景色其實非常美. 不過隨著太陽東昇, 溫度開始加熱, 慢慢的中央山脈就會開始出現雲. 然後接近中午的時候就山頭被雲霧遮住, 下午時候甚至連花蓮市平地都會變陰天. 上面三張圖片分別是在 6AM, 7:30AM, 9AM 拍攝的. 如果一整天都是這種接近無暇而碧藍碧綠的天空與山脈, 那心情真的會是高興一整天. 不過, 山區的天氣多變化, 往往越接近中午, 山頭就開始會累積雲氣了. 以下就是 Youtube 上拍攝的縮時檔案 這個影片可以看到太陽的升起和地面影子的變化, 翻滾的白雲, 配合這幾座山頭, 好像煙囪冒煙一樣有趣. 後來數位相機縮時拍到沒電, 所以當雲在翻滾, 慢慢聯合成一大片白雲罩住山頭前就斷掉了, 沒有拍更久一點, 很可惜. 之後有幾次也是這樣, 但都不像這一次翻滾的那樣有趣和漂亮. 別看這影片的山好像很近很矮, 事實上它們都是一兩千公尺以上的高山,  山區氣候多變化,  看完這影片應該會恍然大悟了吧.

金星木星近合

圖片
今年夏天比較重要的天文事件, 大概就是金星木星近合. 近合是個天文學的名詞, 意思是兩個星星, 無論是行星或是恆星, 在天球上的觀測距離很靠近. 天球的距離很靠近只是看起來, 事實上以天文學的尺度來看, 沒有哪一個行星或是恆星是很靠近的. 以這次的主角為例, 木星離太陽七億八千萬公里, 金星則是一億八百萬公里, 可是一點都不近. 6/30 的金星木星近合. 就如同前面說的, 今年花蓮地區氣候有點特殊, 水氣比較重, 對於白天照相就是遠山蒙上一層白霧, 對比度和色澤都不好看. 在晚上則是都市光害被水氣散射範圍更廣, 對於天文觀測影響很大. 如上圖看到的, 金星周圍有一層光暈圍繞. 在望遠鏡下可以看到下方最亮的金星和上方的木星. 其中還可以看到木星周圍的加利略衛星. 這個是經過處理後的放大照片, 可以看到木星有淡淡的木星環. 而下方的金星則是呈現新月狀. 因為觀測條件的關係, 7/1 的水氣更重, 所以拍起來的效果不如 6/30. 儘管這一次的金星木星近合最近的日子是在 7/1. 7/1 的近合情形 在望遠鏡下的金星和木星. 使用的器材是 Sky-watcher MAK90 1250mm. 轉接 Canon EOS 650D. 等效焦距是 2000mm. 最後, 就來欣賞一下 6/30 的金星木星近合時的星星移動照片和星軌成形的縮時影片吧.

月暈

圖片
今年三月底的時候, 整個台灣中南部出現了為期快三天的日暈秀. 日暈的形成和大氣中的冰晶有相當大的關係. 相同的道理一樣, 在大氣條件不變下, 只要月亮夠亮, 也一樣會出現月暈. 所以在中南部瘋日暈的情形下, 終於在第二天後, 花蓮市晚上出現月暈, 然後隔天再出現日暈. 3/31 晚上的月暈. 旁邊的亮星是木星 不管日暈或是月暈, 古人士說這種天氣徵兆, 要不是緊接著下大雨, 就是嚴重的乾旱. 果不其然, 2015 年的夏天, 台灣出現歷來最嚴重的乾旱. 石門水庫和日月潭的九蛙就變成兩個指標. 而我住的花蓮, 往南幾條荒溪, 基本上都乾了. 原本以為不管是日暈或是月暈應該是很罕見的大氣現象, 可能是今年的氣候比較特殊, 開始日夜的縮時攝影後, 其實還算常見. 不曉得是不是花蓮市這邊的氣候條件, 以及今年的特殊性, 根本就是只要月亮夠亮的晚上, 廣角或魚眼鏡頭一架, 午夜後就可能會看見, 有時候很明顯, 有時候很淡, 肉眼不易察覺, 直到隔天收裝備, 記憶卡放進電腦一看, 哇, 原來昨天有月暈. 這是 2015-06-30 夜間到 07-01 清晨拍的月暈. 當初是為了要拍攝月落日出, 以及破曉曙光和朝霞. 隔天收完裝備將記憶卡放進電腦一看, 原來整個半夜都有月暈出現. 不曉得是花蓮人口太少, 還是雖然住在花蓮, 但抬頭去觀看日月星辰人還是不多, 沒有任何報章媒體提到這次的月暈. 甚至我問當地人在花蓮市月暈是不是很常見, 也沒有人清楚. 雖然已經住了第三年, 我過去也不清楚. 或許今年比較特殊吧, 濕氣重, 夜間降溫夠, 加上高山在旁, 高空冰晶就是這樣形成了. 冰晶都來了, 當然月暈就來了. 只是缺點是, 2014 年曙光朝霞雲隙光綠閃爽爽拍, 今年怎麼拍都覺得差了一點.

一日日行跡

圖片
所謂的日行跡 (analemma) 通常是指一年之內在固定時間太陽的位置. 天文上有它的意義, 大致就是最高點是夏至, 最低點是冬至, 然後交會點就是春分和秋分. 本來也是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想拍個一年來疊圖看看. 後來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在於設備和技巧, 而是在於自己的毅力. 有人說持續 60 次以上就會變成一個習慣, 這可能就是 毅力這種事情的心理學解釋, 畢竟有意義的事情做久了, 就被叫做毅力. 沒意義或是意義微小的事情, 就稱呼為習慣. 基本上已婚, 有小孩, 有忙碌工作的中年男子, 不管毅力或是習慣, 頂多都是一天而已.  很無恥的也稱我拍的叫做日行跡, 不過是一日日行跡. 這一張是 2015-06-20 時最接近夏至時候拍的一日日行跡圖, 每一小時疊一張, 可以看到最後面三顆太陽有雲霧圍繞, 最後就沒有太陽疊圖到中央山脈附近. 請看 花蓮的氣候 這篇文章就可以知道. 都被烏雲遮住了, 太陽連看都看不到. 這一張是 2015-07-26 時候拍的, 其實前一天的天氣更好, 幾乎一整天都沒有雲, 不過一直到了當天下午才想到可以疊太陽來做一日日行跡. 花蓮市群山環繞, 有時候才差一天天氣就差很多, 所以可以看到日出的時候東邊太平洋有雲, 日落的時候西邊中央山脈有雲, 勉勉強強疊出一串珠子. 但是少了日出朝陽, 和日落中央山脈的夕陽. 這一張是 2015-08-06 趁著蘇迪勒颱風時拍的, 蘇迪勒據說是花蓮市近十年來在路徑走向秀姑巒溪以南, 而且又是中強颱. 當初會想拍是因為颱風來臨前風向是吹西風, 照理說中央山脈的雲會洗得一乾二淨. 後來還是一樣, 過中午就雲積起來. 變成一半的太陽串珠.

花蓮港的月出, 日出與雲隙光

圖片
住在海邊的好處就是無敵海景. 從小生長在台南, 大學後去台北讀書, 這兩個影響我最大的地方, 離海邊都有一段不小的路程. 生活在大都市之中, 不要說海平面, 遠山山脈的形狀, 甚至自己抬起頭來看的天空, 只有小小一片. 這個時候的天空對我的意義, 其實只是用來觀察放晴或是下雨的差別. 現在的住處, 算是海景第一排, 高度也夠, 視野亦廣, 坐個電梯往頂樓跑, 不到一分鐘, 往東就有整個太平洋, 往西就有中央山脈, 往南是花蓮南濱海灣和海岸山脈, 往北則是可以看到遁入海面的中央山脈尾峰. 這樣子的生活到底好不好, 其實很難去評論. 畢竟, 每個地方都有優缺點, 在不同地方的角色, 自我期許, 家庭習慣其實也會不太一樣. 但如果只是純粹談照相, 就是不可多得的好, 使用縮時攝影, 照相機腳架一放, 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 過一陣子再去收穫了. 這影片的拍攝地點在住處頂樓, 月出與日出的方位角差不多是 65~70 度, 拍攝時間是七月底. 月亮帶著地球反照自花蓮港東昇, 曙光與雲隙光四射開始出現, 最後太陽出現. 使用的是 EF 40/2.8 stm 拍攝, 為的是不要讓月亮太小. 缺點是氣勢磅礡的曙光與雲隙光就表現不太出來了. 最後要說一下的是, 2015 年的夏季, 花蓮空氣其實不如 2014 年來的澄淨. 而且海平面水氣重, 拍起來有點兒灰灰的.

昌鴻颱風 (2015-07-09) 來襲時, 花蓮美崙地區 13 小時的天空縮時攝影

圖片
花蓮位在東台灣, 直接面對太平洋, 照理說, 如果颱風來襲, 花蓮首當其衝應該會災情慘重. 不過, 很特別的是, 颱風路徑只要是走秀姑巒溪以北, 基本上花蓮市是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這種說法, 是已經住在當地接近二十年的老花蓮人周副告訴我的. 我一開始還半信半疑, 第一年第一個颱風來時還是嚴正以待, 結果西部的災情慘重, 這邊卻是微風細雨. 今年已是第三年, 對這個準則已經有小小的信心. 今年的昌鴻颱風剛好走秀姑巒溪以北的 路徑. 儘管它的暴風圈沿著東台灣的外海往北走, 事實上卻一點影響都沒有. 在這種信心下, 我用 Canon EOS 6D + Samyang 8mm 魚眼鏡頭來紀錄颱風來時的天空. 時間從 2015-07-09 17:50 到隔天的 6:50, 一共錄了13 小時. 可以看到有日落, 月出, 以及隔天的日出. 很神奇的是, 雖然昌鴻颱風是個中颱, 可是在這 13 小時中, 沒有啥大雨, 反而是很激烈雲氣飄動, 還蠻好看的. 影片正對東北方, 右下方的球型雷達是花東氣象雷達. 風和雲是自畫面下方往上移動, 地理上的位置恰好等於是風由北自南吹, 正是逆時針旋轉的颱風的風向. 這個原因就在於花蓮市被中央山脈環繞, 而這些山脈幾乎都是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 阻擋了大量的水氣和暴風. 如果颱風往北走, 花蓮的風向會由北風, 轉變成西風, 全部被這些高山擋住. 花蓮市基本上沒有影響. 當然了, 如果颱風往南走, 這些高山就迎風聚集大量水氣和暴風, 就一點都不好玩了.

花蓮的氣候

圖片
移居花蓮目前已經正式邁入第三年, 過去在西部的時候常常會幻想花蓮的藍天白雲, 和一望無際的藍. 等到真正住到花蓮的時候, 才知道花蓮的氣候跟想像中完全不一樣. 就一年之內來說, 天氣好的時候只有六七八九這四個月, 其他的月份, 因為東北季風和梅雨的影響, 陰雨綿綿不見天日. 如果要算放晴接觸到日照的時間, 花蓮靠海的地方, 一年當中能接觸到日照的時間差不多是五個月, 而靠近中央山脈和花東縱谷裡面, 差不多只有四個月.很特別一點的是騎摩托車車程不過十到二十分鐘, 一年之內的日照時間差了快一個月. 這對於從小生長在台南, 一年有十個月左右的日照時間, 可想而知有多不習慣了. 一日內來說, 天氣約是在清晨兩三點時開始放晴, 然後八九點時西方的中央山脈開始累積雲氣, 過中午時中央山脈就消失在大片的雲裡面, 如果是冬天和梅雨季, 差不多下午三點開始下雨到七八點. 要是算一天之內的日照時間, 更是縮短到只有六點到十一點. 我記得剛到花蓮的第一個月是梅雨季的四月一整個月, 上班下班被太陽光照到, 就是電影上那種可以殺死吸血鬼的那種太陽光, 我記得只有一個下午有被照到, 累積起來應該不到六個小時. 接下來整個五月一個月好一點, 有一整個下午有陽光. 結果六月根本就是柳暗花明, 一到六月初, 突然之間天氣放晴, 連日的好天氣, 和煦的陽光, 純淨的藍天, 層次分明的白雲, 整個盪到谷底的心情猛地高亢地起來. 如果能用一句話說明花蓮, 最有名的應該是那句好山好水好無聊吧. 不過, 癥結點是, 好山好水也不是時時刻刻都看的到的. 剛移居花蓮時, 同事跟我說花蓮的氣候比台北好, 曾經在台北累積住過快八年的我, 怎覺得花蓮的氣候其實比台北要差一個數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