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花蓮一隅: 東方星軌

圖片

雙子座流星雨

圖片
一般的時候, 要看到流星真的需要運氣, 不過, 每年在特定的時間, 其實會固定有流星出現, 這就是所謂的週期性流星雨. 在我們居住的北半球, 有年度三大流星雨, 分別是: 1. 象限儀座流星雨: 約在每年一月初 2. 英仙座流星雨: 約在每年七月底與八月初 3. 雙子座流星雨: 約在每年十二月初 另外也是固定會出現而有名的流星雨, 則是獵戶座流星雨, 發生在十月底與十一月初, 和 於十一月中出現的 獅子座流星雨. 這一張是拍攝在流星於極大期前的一天晚上, 利用長時曝光然後疊圖的方法來找出流星. 很奇怪怎麼不是在流星雨極大期當天晚上去拍呢? 那是因為台灣東北角地區冬天正對東北季風, 天氣很不穩定, 所以當天晚上天氣最好的樣子就是上面這張. 然後就被烏雲遮住了. 很可惜啊, 今年雙子座流星雨, 流星數量多到快被稱為流星暴了.

太平洋上的日出綠閃三 (綠邊緣)

圖片
綠閃有三種, 分別是下蜃景 (inferior mirage), 擬蜃景 (mock mirage), 和綠邊緣 (green rim). 這一篇文章算是綠閃的最後一篇. 先前拍攝到的是下蜃景 ( 太平洋上的日出綠閃 ) 與擬蜃景 ( 日出綠閃二 ), 而綠邊緣的形成就是太陽角度越低越接近海平面時, 因為折射角度大, 太陽上方邊緣會偏向紫藍綠, 而下方會偏向黃橙紅, 如果時機合適, 可以拍到綠邊緣.  上圖是太陽即將升起時, 遠方的海平面可以見到比其他地方還要高亮度的區域. 這是一種判定太陽可能出現位置的好方法. 圖中其實可以見到太陽已經出現一點, 但是並沒有如預期般出現綠閃. 這是太陽升起一陣子之後出現的綠邊緣, 其實如果綠邊緣再大一點而且有時會和上太陽圓盤分離的話, 就變成是擬蜃景綠閃. 這是太陽完全升離海平面時候的樣子, 可以看到上太陽圓盤邊緣出現綠光, 而下太陽邊緣則是出現紅邊緣. 其中, 海平面可以看見成為線條狀, 顏色和下太陽圓盤一樣的的下蜃景. 如果下太陽圓盤與下蜃景聯合在一起, 連接的地方往往是紅色, 便稱為紅閃, 整個日出日落上圓下尖的形狀就叫 Omega sunrise/sunset. 或是 Etruscan vase.

C/2013 US10 Comet Catalina

圖片
最近很紅的彗星, C/2013 US 10 Catalina. 拍攝於 2015-12-13 清晨. (Tamron 156 + Canon 6D 沒有用赤道儀) 在彗星天文觀察中, 最有名的就是哈雷彗星. 因為他是第一次人類找出來的週期性彗星, 從而破除了彗星是不祥之星的迷信. 一旦他和水金火木土星一樣都是太陽系的成員, 那其實也沒甚麼好害怕以及迴避的. 不過也正如很有名的哈雷彗星一樣, 彗星的出現一般都被認為是很罕見, 事實上彗星出現還蠻頻繁的, 只是大多都是非週期性彗星. 而且, 星等都不高, 加上觀測條件並非每個地方都很好, 所以, 只有天文迷才會注意到這些低亮度的, 只能用大口徑望遠鏡, 或是天文攝影拍到的彗星. 這幾年有名的非週期性彗星就有: 2015 C/2014 Q2 Comet Lovejoy 2014 C/2012 S1 Comet ISON 2013 C/2011 L4 Comet Panstarr 2013 C/2013 R1 Comet Lovejoy 如果不是天文迷的, 知道其中幾顆呢? 這是當天觀測時的情形, Comet Catalina 就在金星星野附近, 但是當時候天氣放晴太慢, 拍到彗星的時候, 東方天空已經出現曙光了. 在東部的好處是空氣污染少, 不過到了冬天, 就是天文觀測的噩夢, 被東北季風影響, 大多數冬天的日子都是陰雨綿綿. 對於這種恰好在冬天出現的天文事件, 真的只能趁短時間放晴趕緊搶拍了. 至於為何彗星觀測的時機都是在傍晚或是清晨時, 那是因為他們亮度最高的時候都是在最接近太陽的時候啊. Comet Catalina 直到 2016二月前, 都是觀察的好時機喔

登山族的北花蓮山岳(3): 砂卡噹三雄

圖片
這是北花蓮山岳的最後一群, 以 立霧山、千里眼山、清水大山三座山頭為主的 砂卡噹三雄. 先前的 D 群山峰編碼, 只有清水大山被我編進 D5. 千里眼山和立霧山沒有. 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在大多數的時間裡, 北花蓮的大氣能見度並不如南花蓮和花東縱谷. 原因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水泥採礦等公司的影響. 這裡就先放一張從美崙這邊看到的砂卡噹三雄照片,  這可能是近期比較清晰的照片了. 立霧山   標高  1270 公尺 千里眼山   標高   1624 公尺 清水大山   標高   2408 公尺 其中 Google Earth 凸出來的沖積扇就是新城鄉所在位置, 而那條溪就是切開中央山脈形成太魯閣峽谷的立霧溪.

登山族的北花蓮山岳(2): 太魯閣三山

圖片
複習一下, 登山族流傳的北花蓮山岳: 太魯閣七雄:清水大山、曉星山、三角錐山、二子山、.豬股山、塔山、富田山         南三雄:豬股山、塔山、富田山         北四雄:三角錐山(首岳)、清水大山、曉星山、二子山 太魯閣三山:清水大山 、 三角錐山 、 塔山 砂卡噹三雄:立霧山、千里眼山、清水大山 這裡要說的就是 太魯閣三山 (就是之前編碼的C4, D1, D5), 不過沒有在能見度很好時給他們和個照, 就放一張勉強可以的照片 來看. 太魯閣三山: 清水大山, 三角錐山, 塔山 其中清水大山和三角錐山中間是砂婆礑溪,  而三角錐山與塔山則是隔了立霧溪.  在一些登山紀錄中, 因為這三座山標高都超過 2000 公尺, 而且橫跨兩個水域, 要同時征服這三座山, 可是要規劃好幾天的登山行程哩.

太平洋上的日出綠閃二 (擬蜃景綠閃)

圖片
 綠閃有三種, 分別是下蜃景 (inferior mirage), 擬蜃景, 和綠邊緣. 先前拍攝到的是下蜃景 ( 太平洋上的日出綠閃 ), 就是太陽因為大氣折射的綠邊緣, 剛好升起海平面, 而海平面氣溫比空氣高, 形成一個類似柏油路似水倒影的狀況, 而 將初出的綠邊緣下方又多出一倒影, 複合形成類似紡錘狀的綠色閃光. 叫閃光是因為人眼對綠光的感受度高於紅光和藍光, 所以在太陽升起時, 如果在觀景窗內看, 會看到太陽邊緣有許多點閃爍的綠光. 下蜃景的綠閃 綠邊緣比較簡單, 就是太陽角度越低越接近海平面時, 折射角度大, 太陽上方邊緣會偏向紫藍綠, 而下方會偏向黃橙紅, 如果時機合適, 可以拍到綠邊緣. 有一種特型叫做 Cloud-top green flash, 據說是雲邊緣很容易折射光線, 可以設定到背景全黑, 讓太陽越接近黃色 (如我設定f16, iso 100, 1/1000~1/4000 隨太陽升起的光度, 不樣讓太陽盤面邊緣因為過亮導致溢出來耀光), 大部分天氣夠乾淨就可以看到. 擬蜃景的綠閃, 拍攝於 2015-04-03 最難的應該是擬蜃景, 就是太陽變成許多不規則的形狀, 然後有些形狀被折射出綠閃, 這應該是大氣中具有多種不同的溫度分界才可能形成, 過去一年多的照片. 只有這一張有接近, 但沒有國外那樣漂亮的擬蜃景出現. 上面這一張是 1:1 放大的結果. 可以看到這張照片完全表現了長焦段照片的缺點, 相機微震的問題就被放大的很嚴重, 所以都糊掉了. 而且也可以理解到 入門級望遠鏡空有 這種焦段 (Sky-watcher MAK90, 1250mm), 實際上的解析度很明顯跟不上.

太平洋上的日出綠閃

圖片
因為自己來到東部工作, 所以要看到綠閃的機會就真的只能在日出的時候碰運氣. 日出的綠閃之所以比較難拍, 主要是你無法確定每一次太陽升起的精確時間和精確的方位, 這點在必須使用長鏡頭拍攝, 而且只發生一兩秒時間的綠閃就是致命性的關鍵. 任何一看到太陽才按快門, 經過人眼感知後, 再相機機械動作就一定太慢. 這也是幾乎所有的綠閃照片都是日落綠閃. 因為日落的太陽路徑已知, 可以好整以暇地調整好曝光, ISO 等等設定, 等太陽沒入海平面的一瞬間開始連拍, 然後連拍到徹底日沉後收工. 而且, 空氣的澄淨度也是提早就知道的, 所以有沒有機會拍到綠閃, 早在太陽西沉前就已經清楚了. 要以長鏡頭拍到日出綠閃, 我發展出來的方法主要是兩點: 第一, 利用遠端的太陽還沒升起前的日出雲隙光收斂位置來確定海平面下方的太陽位置. 而遠端的雲隙光也暗示空氣的澄淨度足夠出現綠閃. 第二, 利用本地氣象局提供的日出時刻表, 在預估的日出時間前一分鐘就開始連拍. 因為我使用的相機主要是入門級的 Canon 650D 和 6D, 這些都不是連拍擅長相機. 根據過去一年的經驗, 從一開始要求畫質優先選最精細, ISO 設定 100 時吃了幾次虧, 後來就採取 ISO 400, 和一般的畫質, 以 JPG 存檔, 來提高連拍速度. 因為我有一兩次卡彈, 然後兩次快門之間就跳過綠閃出現一瞬間了. 別小看這 1-2 秒, 往往相機連拍的 buffer 到了開始卡彈, 就是最精彩的機會過去了. 當然還有相機微震, 快門微震, 望遠鏡的光圈不夠大等等設備上的問題. 我有入手 Canon 6D, 就是認為反光鏡預鎖可以改善微震, 以及認為全幅相機可以得到比較佳的畫質. 後來發現快門在 1/200 以上的, 在這種焦段上幾乎無法避免. 而反光鏡預鎖則又拉低了入門型相機的連拍速度. 最後入門相機下的妥協, 放棄以望遠鏡接單眼拍攝, 而是入手 Tamron 150-600 那一隻窮人鳥鏡, 添購油壓雲台,  只追求快門速度, 壓低快門速度到 1/500~1/1000. 以去除微震問題. 依照過去找出最佳的設定, 接下來就是等候時機了. 上圖是 Omega sunrise, 連接處就是所謂的紅閃 (Red flash). 過去一年的經驗, 我發現時機其實不好等, 因為真

登山族的北花蓮山岳(1): 太魯閣七雄

圖片
這一陣子都在網路空間裡搜尋有沒有更精確的山頭名稱, Peakfinder 雖然好用, 但是一系列的編碼當中還是有一些我認為很明顯的孤立山峰, 卻始終找不到名稱. 在這段搜尋的過程中, 發現有很多登山的愛好者將一些北花蓮一些山頭集合起來命名, 這部分我覺得挺有趣的. 山友口中的北花蓮山岳分別是: 1. 太魯閣七雄: 豬股山、塔山、富田山 、 三角錐山                            、曉星山、 清水大山、 二子山 2. 太魯閣三山:清水大山 、 三角錐山 、 塔山 3. 砂卡噹三雄:立霧山、千里眼山、清水大山 如果和之前的編碼來看, 主要的太魯閣七雄峰群是在 CD 群. 不過富田山和二子山則是視域的關係, 在美崙地區其實是看不到的.   而太魯閣七雄又以立霧溪為界, 分成南北兩群: 南三雄:豬股山、塔山、富田山 北四雄:三角錐山(首岳)、曉星山、 清水大山、 二子山 在登山愛好者有流傳一些山脈群的稱呼, 如台灣五岳、台灣三高、台灣十峻等, 很特殊的一點是, 南花蓮和花東縱谷的山群幾乎沒有人用這種方式命名. 我能想到的解釋應該是跟當地的社會經濟地位, 以及交通有關. 會想要登百岳的人, 主要還是相對有錢及有閒, 南花蓮和花東縱谷在交通上比較不便, 而且當地多以務農為主, 或許比較沒時間也沒心去爬山挑戰自己吧. 最後, 補一張平常日子的太魯閣七雄, 北花蓮的大氣能見度真的不優啊.

日華

圖片
有時候我們可以在太陽的周圍看到一圈彩色的光環, 這種光學現象我們稱之為華. 如果是太陽引起, 就叫做日華, 如果是伴隨月亮出現, 就叫做月華. 一般來說, 華的出現是因為日光或是月光經過小水滴被折射出彩色, 許多小水滴折射的小光源彼此干涉形成環. 因此和彩虹不一樣, 華是靠近太陽端的是藍色, 而遠離太陽端則是紅色. 然後一層層緣此反覆.   因為華的產生主要是小水滴, 不會出現在以冰晶為主的高雲族, 如捲雲, 捲層雲或是捲積雲. 而是出現在以小水滴為主的高積雲或是高層雲. 如上圖的透光高層雲. 

花蓮一隅: 日出幻日

圖片
相關文章 :  日出太平洋上的幻日

洄瀾一瞬: 雲影與散射雲隙光

圖片
相關文章: 1. 日出太平洋的雲隙光與反雲隙光 2.  金光閃閃 瑞氣千條 3.  花蓮一隅: 太平洋上的耶穌光

在能見度最好的時候最遠可以看到哪裡?

圖片
之前在山峰編碼的系列文章中, 將附近所有的山群分類成 ABCDEF六大群, AB 是最近群, CE 是南北中距離群, 而 DF 則是南北的遠距離群. 會這樣分是因為依據花蓮平常日子的能見度來分. 因為花蓮平常日子的能見度如下面兩張圖: 基本上 DF 群在這些平常日子的能見度通常都是以山稜剪影出現, 如果要更一步將更遠的區域編碼, 因為空氣澄淨度不足, 看都看不到了, 要編碼, 既不實用也沒有意義. 當然編碼還是有用意在的, 例如太陽與月亮西沉中央山脈, 或是不同的雲系出現, 這會讓位置的描述會更精確一步. 不過, 在偶爾的日子中, 花蓮還是會有能見度爆表的時候, 最遠可以看到哪裡呢. 例如, 這是 2015 年 10 月 27 日的早上: 以及 2015 年九月四日的早上, 這大概是開始山峰拍攝時最澄淨的一日:  到底有多遠呢? 當然是要動用 Google Earth 的能力了. 可以看到最遠的兩座, 以及近中遠距離的 AEF 群大略位置. Google earth 的測量告訴我們: 新康山   標高  3331 公尺  89.5  公里 崙天山   標高  2117 公尺  90.5  公里 這個能見度在中央山脈對側 PM2.5 動不動破百的西部, 有時候連 500 公尺都看不清楚, 這邊的空氣真是很驚人的乾淨啊.

日出太平洋的雲隙光與反雲隙光

圖片
之前已經有發過一篇雲隙光和反雲隙光, 這一篇文章 ( 反雲隙光和雲隙光 ) 的照相的時間點是日落的時候, 所以照片的反雲隙光是集中在太平洋東測.  但是花蓮最有名的還是在太平洋上的日出美景, 日出雖然美, 在六七八九四個月內, 日出常常還伴隨一個特殊的大氣光學 現象, 那就是雲隙光和反雲隙光. 小規模的雲隙光叫做 耶穌光或是佛祖光 ( 如這篇文章的耶穌光 和 這篇文章瑞氣千條的耶穌光 ), 而這篇文章提到的是跨過整個天空的雲隙光和反雲隙光.  從一側的太陽發散出去, 然後於對側收斂.  上面這一張如果天空中的雲再少一點, 就很接近花蓮到處都有, 貼在電線桿或是電箱, 被拿來當成七星潭日出廣告. 可是廣告上並沒有拍出對側山頭的反雲隙光. 如果有機會來花蓮看到美麗的日出, 一定要同時轉過頭來看看氣勢磅礡的反雲隙光. 以及側邊的霸氣外漏: 至於花蓮的雲隙光和反雲隙光有多有名呢?  http://www.atoptics.co.uk/fz892.htm 有名到連大氣光學的網站 每日一光學圖 (OPOD) 都曾登出一張漂亮 的反雲隙光. 不過很可惜這件事情台灣沒幾個人知道, 該照片是由 外國人 Nathan Richardson 拍到後投稿到 OPOD 的.

壽豐的火彩虹 (環地平弧/日承)

圖片
在迷上大氣光學和天文攝影之後, 就會不斷細心注意到身邊的一些大氣, 日月光影的變化.  如果能夠拍到很罕見的大氣光學現象, 那就真的是很棒的經驗. 日落中央山脈的幻日, 見 日落中央山脈與幻日 一文 彩虹雲, 見 夕辭彩雲 一文 台灣位在亞熱帶, 所以一些極地才可能發生的光學現象, 當然就不用想,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罕見光學現象都不會發生. 特別是這邊拍到的火彩虹 (又稱日承, 環地平弧; circumhorizontal arc), 我就覺得花東地方應該是最有可能拍到的.  因為花東地區 空氣澄淨, 還有氣流作動的影響, 夏天可以見到蠻多的捲雲, 而且不會被霧霾和空污遮蔽, 加上 地勢開闊, 高樓建築物不多, 這些條件之下, 應該很有機會看到環地平弧. 所謂的環地平弧, 有一個比較常見的名字叫做火彩虹, 過去幾年以來的搜尋只有嘉義, 台中, 宜蘭有人拍到過. 新聞一:  異象?罕見火彩虹 雲層透七彩光芒 新聞二:  台灣羅東看到的火彩虹 新聞三:  火彩虹~彩雲雲彩-天使羽翼 * 根據以下條件, 新聞二疑非火彩虹, 而是彩虹雲, 但原圖已經不可考 因為火彩虹形成條件比較嚴苛, 必須太陽夠高, 六七千公尺高的捲雲冰晶排列剛好成列, 而且量要夠多到不被白光遮蔽, 不被平地霧霾遮蔽. 雖然 Atomispheric optics 以太陽高照角度假說, 北緯 20 度的地方一年之中自三月到十月有整整八個月可見. 事實上, 儘管現在手持照相設備人手一台, 還是很罕見很少人拍到.    結果我在壽豐拍到了, 特別合拍一張台 11 丙七公里處以資紀念. 接著開往月眉拍和山峰合照.   時間是 2015-09-30 十一點出頭, 只持續了差不多二十分不到. 留下下圖的殘影. 下次見到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