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來到東部工作, 所以要看到綠閃的機會就真的只能在日出的時候碰運氣. 日出的綠閃之所以比較難拍, 主要是你無法確定每一次太陽升起的精確時間和精確的方位, 這點在必須使用長鏡頭拍攝, 而且只發生一兩秒時間的綠閃就是致命性的關鍵. 任何一看到太陽才按快門, 經過人眼感知後, 再相機機械動作就一定太慢. 這也是幾乎所有的綠閃照片都是日落綠閃. 因為日落的太陽路徑已知, 可以好整以暇地調整好曝光, ISO 等等設定, 等太陽沒入海平面的一瞬間開始連拍, 然後連拍到徹底日沉後收工. 而且, 空氣的澄淨度也是提早就知道的, 所以有沒有機會拍到綠閃, 早在太陽西沉前就已經清楚了. 要以長鏡頭拍到日出綠閃, 我發展出來的方法主要是兩點: 第一, 利用遠端的太陽還沒升起前的日出雲隙光收斂位置來確定海平面下方的太陽位置. 而遠端的雲隙光也暗示空氣的澄淨度足夠出現綠閃. 第二, 利用本地氣象局提供的日出時刻表, 在預估的日出時間前一分鐘就開始連拍. 因為我使用的相機主要是入門級的 Canon 650D 和 6D, 這些都不是連拍擅長相機. 根據過去一年的經驗, 從一開始要求畫質優先選最精細, ISO 設定 100 時吃了幾次虧, 後來就採取 ISO 400, 和一般的畫質, 以 JPG 存檔, 來提高連拍速度. 因為我有一兩次卡彈, 然後兩次快門之間就跳過綠閃出現一瞬間了. 別小看這 1-2 秒, 往往相機連拍的 buffer 到了開始卡彈, 就是最精彩的機會過去了. 當然還有相機微震, 快門微震, 望遠鏡的光圈不夠大等等設備上的問題. 我有入手 Canon 6D, 就是認為反光鏡預鎖可以改善微震, 以及認為全幅相機可以得到比較佳的畫質. 後來發現快門在 1/200 以上的, 在這種焦段上幾乎無法避免. 而反光鏡預鎖則又拉低了入門型相機的連拍速度. 最後入門相機下的妥協, 放棄以望遠鏡接單眼拍攝, 而是入手 Tamron 150-600 那一隻窮人鳥鏡, 添購油壓雲台, 只追求快門速度, 壓低快門速度到 1/500~1/1000. 以去除微震問題. 依照過去找出最佳的設定, 接下來就是等候時機了. 上圖是 Omega sunrise, 連接處就是所謂的紅閃 (Red 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