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5的文章

2015 七月的藍月夜

圖片
夜晚不一定都是暗的, 滿月亮度是 -12 等, 太陽則是 -26 等, 兩者亮度差了約四十萬倍. 不過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則是以照度來看, 正午太陽直射的照度每平方公尺約十萬流明, 而滿月正天空時的照度則是 0.2, 而無月的夜晚, 則是每平方公尺低於千分之一流明.   經由照相機的長時曝光, 有時候可以看見不一樣的景致.  例如在滿月的夜晚, 常常可以見到由滿月發射出來的亮光照亮地面上的景物. 特殊的色調, 會使的白天和夜晚的景物別有另一種風情.   這一張照片是拍攝於 2015 年七月的第二個滿月, 西方稱第二個滿月叫做藍月, 東方則是因為採行陰曆, 以月亮滿朔為分界, 所以並沒有第二滿月的說法. 那藍月會怎樣嗎? 好像不會怎樣.  在滿月經由感光能力強的相機配合不同設定的照片, 可以看出不一樣的感覺. 連上半夜, 都可以看到波濤洶湧的雲, 然後在越接近日出之際, 氣流流動趨緩, 雲層消失, 整個天空無暇了起來. 來個日出的照片吧, 剛好當天日出時東方天空跡近無雲, 破曉時的曙光相當撼動人心. 最後, 就來看一段記錄了當天兩個地點, 三個時段的縮時影片吧.

花蓮一隅: 近海的雷雨胞

圖片
拍攝於 2015-8-18 蘇迪勒颱風前後. 相關文章可看 南濱海灣的偽雷雨胞

日落中央山脈與幻日

圖片
之前有寫過一篇 日出時的幻日 , 那麼有沒有日落時分的幻日呢. 當然有啊, 以前就曾經在西部的彰化拍過日落時的幻日. 時間是在 2012年的七月中. 不過, 我想答案絕對不是要知道其他地方的幻日, 而是花蓮的幻日. 這邊還是要在強調一次, 日落中央山脈這六個字很詩情畫意,  嚴格來說, 在花蓮來說其實是很罕見.  前面有 文章  ( 花蓮的氣候 一文) 提過了. 以年到季的尺度 來說是東北季風的影響, 以日到周的尺度來說是每天山脈與海洋間氣流的變化.  因而中午到下午二三時, 中央山脈已經被一堆雲氣盤據, 就像上面這張正中午時的照片一樣. 下午頂多沒有那麼濃密的雲, 讓太陽光偶而從雲間的縫隙透光來. 儘管在花蓮日落中央山脈不常見, 一年當中只有幾天, 還是偶爾會有氣流變化停滯的時候. 這時候往往會出現很漂亮的晚霞, 然後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 出現令人屏氣凝神的景象, 例如上面的幻日. 隨著太陽正身西沉於中央山脈, 藏身於山稜之後, 一旁的幻日可是念情依依, 不肯下山呢.

日出太平洋上的幻日

圖片
花蓮既然位於太平洋的西邊, 自不消說, 水氣很重. 既然水氣重, 如果天氣配合, 大氣裡面應該也會有不少冰晶, 產生特別的大氣光學現象. 不過比較特別, 2015 年是這二十年以來最強的聖嬰年, 均溫都破歷來的紀錄, 而表現在花蓮的情況就是近海面的水氣很重, 還有就是空氣的澄淨度差去年好大一截.  從上面這一張照片可以看到, 霧霧的, 糊糊的日出. 就知道大氣內的水氣和冰晶有多濃厚. 當然天剛剛亮的時候, 氣溫都算是低, 所以, 在特別的情形下, 朝陽會伴隨著幻日的出現. 如果一直再注意日出的美景, 其實很容易忽略. 在這一張 21mm 的廣角焦段, 你看到甚麼了嗎? 逐漸拉近的系列圖片中, 看到了嗎? 在早上刺眼的太陽前面, 往旁邊看一下, 可以看到幻日就在太陽旁邊, 因為朝陽太亮了, 很容易被忽略. 同場加映, 這是 2012 年在彰化花壇日落時拍到的幻日, 東部看日出幻日, 西部看日落幻日. 因為中山山脈的影響.

夕辭彩雲

圖片
李白有一手詩叫做朝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以前小時候沒有覺得, 背得多是標準注釋, 認為這是李白在仕途上的隱喻, 象徵誤會已釋, 前程豁然開朗. 問題就在第一句, 李白說彩雲間. 雲朵通常是白色, 以前的解釋是說李白在山中看的雲彩. 不過, 我想當年寫國文注釋的老師們應該沒真正看過彩雲. 其實彩雲是真的存在, 而且不是那麼罕見.  只要特定的光線角度, 配合高山雲朵內冰晶的排列方向, 彩雲其實是可以出現的. 可是, 等等, 花蓮的山是位在西邊啊, 你這明明就是夕陽, 和李白的朝辭, 完全不一樣啊? 你覺得呢?

月落深夜的中央山脈

圖片
這一系列照片拍攝於 2014-11-6. 恰好是滿月前後. 滿月前後的月亮東昇和西沉的時間約略是在 17-19 點, 和 4-6 點. 嚴格來說, 這些照片不能算是深夜, 已經算是清晨了. 然而, 這個時間點再一個月就是冬至, 冬天的夜已經比夏天來的長了, 才會有這樣夜與這樣的西沉. 既然是月亮西沉, 又是個山頂少雲的夜, 正式使用長焦相機拍攝的好機會. 可以看到月落中央山脈, 將山稜的樹木映照成剪影的樣子. 還可以看到月亮頂端, 淡淡的藍綠色色偏. 這是因為大氣層在低仰角時候的折射率和大氣層長度不一造成的散射所致. 最後, 當然是來一張滿月限定的, 月落之後的雲層反射亮光照.

金星帶

圖片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海平面的問題. 既然可以看到海平面, 而且地球是圓形的, 所以, 地球和太陽相對位置產生的陰影也應該可以看得到. 比較出名的地球影子當然是發生在月全食的時候. 地球的影子遮住月亮, 然後有一塊光亮區域不見了. 不過, 如果是在晴朗沒有太多空氣污染的好日子, 站在視野遼闊沒有阻礙的地方, 有時候我們會在太陽東昇或是西沉的相反方向看到地球的影子. 地球的影子當然是暗色, 而在地球影子交界, 則是被大氣層散射, 產生紅橘色和藍紫色的漸層轉變. 這一條, 就叫做金星帶. 這三張拍攝於 2014-11-1 時的東北方. 看到金星帶了嗎?

秋天水霧瀰漫的日出

圖片
夜與日交界時的光影漸層變化, 加上日出時的天空的顏色與雲朵變化萬千, 就是晨昏攝影迷人的地方. 當然我住在花蓮市, 西邊是一座座高達兩三千公尺的高山, 通常只能觀賞到曙光與日出. 所以, 我真的能夠一年 365 天每天沐浴在暖暖的曙光與日出嗎? 2014-9-2 日出 BUT, 就是這個 BUT. 正是前面說到的西邊是一座座高達兩三千公尺的高山, 東邊太平洋上飄來的溫暖水氣, 以及長達半年的東北季風. 所以, 不要想太多. 理論上可以每天過年, 但實際上沒有. 反而多的是, 水霧瀰漫的日出. 如果硬要說這種日出有啥教育意義的話, 就是紅外線可以通過濃厚的水氣被照相機感光, 而呈現一種桃紫紅色的色調. (拍於 2014-9-27) 沒有雲隙光, 沒有金光閃閃, 沒有驚人的漸層色調變化. 就只是一個平凡而單調的日出. 不信? 看看動圖吧!